| 景點分類: |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|
|---|---|
| 所在地區: |
寶雞姜子牙釣魚臺位于寶雞市陳倉區(原寶雞縣)城南17千米的磻溪河畔,面積約12平方千米景區內波光,距西安150公里,寶雞30公里,寶雞姜子牙釣魚臺位于寶雞市東南40公里磻溪河(又名伐魚河)上,距法門寺90千米,太白山森林公園95千米,風翔東湖35千米。寶雞姜子牙釣魚臺位于寶雞市區,屬于暖溫帶半濕潤氣候,全年氣候變化受東亞季風(包括高原季風)控制,日照比較充足,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000~2200小時之間。
位于安康市西南雙龍鎮境內,由獅王溶洞、觀音溶洞和羅漢溶洞等組成。 獅王溶洞距安康市區約40公里,位于雙龍鎮雙龍村九組的半山腰中,總面積約700余平方米,可容百余人觀光而不顯擁擠。獅王洞是安康境內發現的一處石灰巖溶洞奇觀,因洞內有一只足蹬繡球的石獅而得名“獅王洞”。 擎燈火俯瞰溶洞,洞內怪石嶙峋,千姿百態,奇異無比,一排排數不清的白色鐘乳石似冰柱閃閃發光,無數圓錐形的石筍也挺立向上,成為各種形狀的石柱。
鬼谷嶺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陜西省安康市 石泉縣城關鎮境內,距石泉縣縣城30公里,是石泉境內最高山峰,也是陜西著名的道教名山。鬼谷嶺又名云霧山,由鬼谷嶺、龍洞溝景區、大溪溝景區3個景區組成,雄奇險峻,主峰被五條蒼勁山脈拱托,喻稱“五龍捧圣”。山上峰巒疊嶂,谷間碧水幽潭樹木,古藤攀纏。這里四季云霧繚繞,林海茫茫,原始森林保存完好,自然風景奇絕幽美。
省級旅游景點,位于城南3公里新城辦事處境內。東起陳家溝西環山梁。西至西坡根山溪,南到任家溝北環山半坡茶園,北至頭天門牌坊北環溝中,總面積6.6萬平方米,香溪公路專線直達公園。據園內碑文載始建唐代,明萬歷庚子年(1600)。清雍正九年(1731)兩度重修,昔稱“古洞仙蹤”。系安康“八景”之最。
王大寶墓位于潮安縣歸湖鎮神前村的神前山,其地俗稱沉江月,占地約4畝,筑于宋乾道六年(1170)。墓地向西,墓碑高約2.3米,楷書陰刻“宋禮部尚書大寶王公墓”。墓前排列著南宋大型石雕群,計文武翁仲、石獅、石羊、石筍、石望柱、石馬等14件,石雕線條粗擴,工藝簡練古樸,反映了南宋的雕刻藝術水平和風格,是廣東省現存為數不多的大型宋代石雕。1989年王大寶墓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松林古寺,位于潮城意溪鎮郊之松林峰山麓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挖東溪時,在原寺址前低洼處出土韋馱菩薩石像一尊、圓形石墩一座,上刻“開山會堂和尚”六字清晰可見,現供于寺中,故有稱開山寺者。據考古專家考證,該石像、石墩為隋唐時代之文物,可知是寺創建歷史悠久。由于世相興庭無常,年久代淹,幾于荒蕪。 松林古寺位于意溪鎮郊松林峰山麓而冠名。創始未詳,也未知何時而廢。
潮州開元鎮國禪寺始建于唐開元26年(公元738年),原即敕名開元寺,明代改開元鎮國禪寺后延用至今,但一般仍習慣以“開元寺”稱之。相傳最初敕建此寺時,占地百畝之多,且至今仍存有北至廣源街、東至開元路口、西于義安路內的寺界碑石或“開元古井”為證,雖經歷代滄桑,至今全寺仍有約五十畝之廣。開元鎮國禪寺葆有著唐宋宮殿式的建筑風格,又凝結了唐宋以來各個朝代的建筑藝術,當之無愧于“古代建筑藝術明珠”之美譽。
叫水坑原始森林是潮安縣大山鎮一個小山村。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,山村一直都是默默無聞。到了近年,由于該村擁有了一處目前潮州市保持得最好的原始森林而開始“名聲在外”。這里有林面積近5000畝,密林面積近2000畝,其中鶴頂山方圓500畝的密林屬原始森林,從未開采砍伐過。林中成片的古樹林400畝,據村民介紹,古樹林都有年逾超過300年的樹齡,其中一棵犁樹已近700年,胸圍達6.5米。
華夏歷史博物館位于潮汕公路浮洋路段,是一座手續完備、管理規范、藏品豐富的私人博物館,館長是國內著名收藏家洪木榮先生。國內文物考古界泰斗、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史樹青先生為博物館親筆題寫了“華夏歷史博物館”。博物館總占地面積25畝,總建筑面積21800平方米,首期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,,于2005年12月28日落成開館,是一座集收藏、陳列、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私人博物館。
位于西湖公園內,主要集中在南巖和北巖,是墨客騷人留題的好去處。自唐宋以來,歷朝累積,蔚為大觀。至今尚保存130多處。唐宋石刻多在北巖,明清石刻多在南巖。石刻書體有真草篆隸行,內容分風物題詞、科舉題名、重要紀事、名人紀游、寫景抒情、詩詞聯語、官衙文告等。較著名的有宋代的《俞獻卿葬妻文》、《重辟西湖記》、《壽安巖》 、《放生》 、《湖山圖畫》等石刻。